MENU

探索实践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 简报·评论 | 2022年5月

信息来源: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间:2022-06-01



本期主题

 1.全方位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

 2.全面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3.持续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14.jpg


编者按

    5月6日,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加强和改进工程教育,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管理,积极推动产学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对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5月17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吴岩司长指出,教育部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着力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近日,包含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在内的3所高校宣布将退出世界大学排名的参选,国际排名难以真实反映大学水平问题、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进展受到多方关注。

     本期《简报·评论》聚焦卓越工程师教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三个主题,呈现近期有特色、价值和关注度的新闻、评论与分析文章,便于各界人士对相关主题研读、参考。


全方位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卓越工程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人才力量。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产业面临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别介绍了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制定的情况。

2018 年9 月17 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计划通过5 年的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业和未来技术学院等,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进入高等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方阵前列。


1深化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

2022年1月2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工程领域硕士点、博士点,将学生完成企业特定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学业重要内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鼓励校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3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座谈会,深入研究部署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怀进鹏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正在由大到强,工程教育必须答好时代命题,在学科融合、产业驱动、知识结构、评价机制、国际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为走好战略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重要贡献。要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

一要聚焦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问题,注重科学基础、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人文精神的交叉融合,增强关键实践能力;二要聚焦导师选拔的本质问题,充分发挥产教联盟作用,选优配强一流教师团队;三要解决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用好用活财政金融政策、用人政策、产业政策,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四要聚焦长效协同机制建设,坚持效果导向,完善工程教育评价标准。


2树立宣扬推广工程师精神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指出,一般来说,工程师不从事纯科学研究工作,也没有专业工人在实际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熟练的操作经验,但他们既有较全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又了解和掌握现实工程活动的完整过程及其原理。工程师的基本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知识与非技术知识融合并重,体现了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在向现代化强国奋进的征程上,应不断提高对工程师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必须提出树立、宣扬、推广工程师精神,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工程师队伍。工程师精神一些方面与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有共同点,如爱国、奉献、敬业等,但工程师精神也有其独特性,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奋进、求实、协同、系统性思维、严守工程伦理等。


3工程训练不能本末倒置老气横秋

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谈到,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是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按狭义的理解,工程是一种有组织的造物活动。例如,造出一条产线、盖好一幢建筑、安装好一个大型科学装置。新时代工程实践教育要着力培养“面向问题、面向需求、面向应用”的工程观、“面向竞争,聚焦产品性能”的质量观、“强调综合优化、整体效益”的系统观。工程训练培养学生,一方面不能本末倒置,“智能制造”“大数据”“云平台”等名词满天飞,只讲一点概念,什么都“不接地气”,偏离了工程训练的初心;另一方面也不能“老气横秋”,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教学方案,还是车铣刨磨钳做一把锤子,要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步伐。


4产教融合要让学校企业“动真格”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强调,我们的产业升级需要卓越工程师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不能“空对空”,确定研究课题是融合的重要一步。不能只是派学生去企业转一圈就完事,要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定义为研究生培养课题,坚持“项目制”培养方式为主要特点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校内校外“双导师”、理论实践“双平台”,或许可以为新工科研究生培养踏出一条新路。江苏省产研院副院长郜军说,产学研用,校企院所,各方立场不同,利益点不同,要整合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可以说是高校和企业两头都“冷”。高校有顾虑,担心人才培养的质量,担心新模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而部分企业也没认识到联合培养对自身的作用,觉得就是一个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各方主体认识这件事的意义。让他们看到联合培养的必要性和现实可操作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5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要有新路径

在天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关键问题和路径”专题座谈会上,副校长郑刚强调,如何培养足够的、卓越的工程人才,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卓越工程师培养是近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任务。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指出,做好校企合作,通过深化校区合作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清晰的培养计划;其次要形成培养标准,进而构建起培养体系、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第三要结合重大项目培养人才,实现学生与教师的集成,破除学科的壁垒。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涛表示,支撑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要形成以项目制、模块化和交叉性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项目任务开展教学,不再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评定成绩,而是实行包括演讲、交流、合作、实践等在内的全过程多维度评价。


全面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为了加强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从1991年至1996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四批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8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4年批准建立了5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设立“理科基地”和“文科基地”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培养基础学科科研和教学人才。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2009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8年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筑牢基础。


1加快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中国范式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一周年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先后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调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强调要传承优良传统、立足深厚底蕴、发挥特色优势,围绕全面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深入探索、勇闯新路、再开新篇。要系统总结经验,创新办学体制,改革评价方式,加强多学科协同育人,着力构建并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勇于突破常规,在招生遴选、科教融合培养、优秀师资选配、学生出国深造、经费保障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要注重理念塑造和价值引领,注重大师指导和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课程建设和机制探索,注重文化浸润和学科交流,建好人才培养“生态雨林”,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学术生态。4月19日,教育部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怀进鹏强调要全链条地在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依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打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验区”,完善个性化培养机制,探索长周期评价机制。加强战略谋划,保持战略定力,加大战略支援,系统设计、加快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中国范式。


2从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寻找问题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指出,历史上的理科基地解决的是基础学科的保护问题,今天拔尖计划的核心既有保护基础学科的责任,更重要的还是培养“拔尖人才”。但我们需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学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究竟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还是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出了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走到今天,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短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短板中的短板。人才培养是许多一流大学的“软肋”,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应该从国家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寻找问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短缺的问题,说到底是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问题。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3强化基础学科对优势工科的强力支撑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谈到,学科体系建设关系到一所高校发展的根基,应重点在挖掘和凸显优势特色上下功夫,不能贪大求全,同时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壁垒,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基础学科强,工科才能长远和持续发展。在致力于解决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过程中,必须善于从中发现和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把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作为长远发展之基,促进基础学科与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应用学科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系统提升学科生态体系的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学科对优势工科的强力支撑作用。新时代高校要培养的基础学科人才,应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校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认真反思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对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专业设置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等作进一步改革。


持续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 “四个评价”新理念,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分类多元、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加速推进。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1中国大学会否迎来“退榜潮”

多年来,用国际排名指导办学是大量高校不争的事实,“排名”成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代名词,成为一些高校校长、学院院长追求的目标和炫耀的资本。然而,随着我国论文发表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科教建设正在遭遇“洋指标”的“反噬”。有专家指出,相比于造假、买榜等不正当行为,国际排行榜更大的杀伤力在于,高校按国际排名指导办学。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举办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座谈会上,深入探讨了“洋指标”的利弊,并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学排行榜公司提供数据。2021年,兰州大学主动退出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2022年4月15日,作为国内首个引入“洋指标”的“吃螃蟹者”,南京大学明确表示,在“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拒绝国际排行,正从一家之言逐渐成为高教界的共识。


2不应把评价变成一把庸俗的尺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谈到,好奇心而非功利心,往往更能指引优秀科学家实现“从0到1”的突破。颠覆性创新往往源自“无用的研究”。有些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虽然目前看似“无用”,但将来可能会有无穷大的应用前景。希望尽量减少评价尤其是量化评价,减少“帽子”。“帽子”原本是对成绩、能力的认可,但如果是为了“帽子”去做科研、出成果,就有些本末倒置。高校针对联合攻坚重大项目的团队,不应采用短期评价方式,也不适合采用单独评价团队所在院系的传统方式。高校要努力引导科研人员、科研团队静下心来,逐步地按规律开展长周期研究。理想的评价方式是,不用每年评价教师,而是让他们通过工作交流会等方式,展示自己教学、科研的过程与状态。高校要给优秀人才充分的信任、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更有利于他们多出成果,尤其是出“十年磨一剑”的大成果。


3教育评价该多讲讲“文无第一”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提出,与教育有关的评价,值得多讲讲“文无第一”的道理,也要自觉地摆脱“武无第二”的陷阱。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这就需要在评价学生时,认识到他们是立体的、多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指标、整齐的数据。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寻找学科之间的协同与交叉,对于创新不仅有益,且越发凸显出必须。院校定位各有千秋,认识到自身的特色与价值,不仅是校院长、教授们制订战略的出发点,也是予学生以自尊自信的落脚点。为了比出个高低而用加权平均的方式给院校大排队,排名对社会和申请者所造成的“信号刻板暴力”,对院校造成的指标诱导、规模诱导,实在值得深刻反思。不同的教育需求,对应着不同的满足方式和匹配的供给机构,都想“登”人为打造的同一个“顶”,不仅让院校难于彰显特色,也加剧了社会阶层与社群的割裂对立。“文无第一”,可以算是沉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底层逻辑。


4专家“论剑”教育评价何去何从

面对全球化浪潮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冲击与挑战,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影响着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体系成当务之急。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认为,我国完全有能力制定自身的教育标准,而非被国际排名牵着鼻子走。如今的‘双一流’建设摆脱了‘洋指标’,主要遵循‘四个面向’,在具体操作上,主要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如是否拿到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奖项,有没有国家重大平台等,就是恢复学术自信的一种表现。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指出,大学排名真正的价值有二,一是那些本身优异却被低估的大学,如果排名序次的提升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的社会声誉就会得到改善;二是把排名作为一面镜子,发现自身不足并持续改进。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和强化与各界沟通,有助于消除高校与社会的信息不对等,也是较短时期内树立品牌的主要途径。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祝刚提出,破 “五唯”,不是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做法,而是要实现从“唯”到“多”,超越单一数量指标的狭隘性,进而在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中综合运用量化与质性评价方法。支撑教育评价新理念的保障体系以开放、立体、弹性、人本、善治、技术赋能为主要特点,构建并持续完善该支撑保障体系,有利于教育评价新理念落地生根。


新闻详情


ea7b17085f384d09b9273aa5f9e21e85.jpg识别左侧二维码即可进入微信小程序,查看5月《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简报 · 评论》具体内容。


信息来源IMG_260

教育部官网、人民日报、学习时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瞭望、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科学时报、文汇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科学网、光明社教育家、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等。


院长联席会秘书处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