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学术先锋”郑雪莹、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张文津、热爱生命科学基础科研的陈御、已走过全国120余个村落的初松峰、带领车队征战国际赛场的金达、致力于为肿瘤治疗提出新型解决方案的吴交交……在近日“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初评答辩会上,一位位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硕士生现场展示的一张张学术成绩单格外亮眼。
近5年来,同济大学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几乎都有研究生参与其中;全校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约七成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大量科研获奖成果中都凝结着研究生的贡献。近5年,同济大学年均授予博士学位近800人,人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超过3篇。研究生已成为同济大学科研创新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这些数据,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说明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已初显成效。”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说。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来,同济大学已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近11000人、授予硕士学位超过83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立德树人细无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全覆盖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做客同济高等讲堂,为师生作了专题讲座。他向师生们介绍了近年来民航最新发展成果及未来智慧发展蓝图,欢迎有志于此的同济师生投身民航事业。近一年来,分别做客同济高等讲堂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谭元元等。
开设同济高等讲堂,是同济大学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重要举措。自2018年秋季学期起,同济大学在研究生必修环节增加了“同济高等讲堂”的学分要求。讲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学术素养”“职业素养”三个模块,邀请党政教育领域精英、学术大家、企业家为研究生现场授课,分享治学经验,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每年校级层面讲堂约100期,院级层面约500讲。
同济大学不断挖掘各学科研究生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2018年,作为全国20家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同济大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校自主审核增列的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全覆盖,自2018级起,在全校所有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积极编制上海市首个课程思政指南《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全面支持5个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先行先试,建成了“中国道路”“工程伦理”“交通运输与人类文明”等一批具有同济特色的研究生或本研贯通课程思政示范课、示范专业课程链,由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向公共基础课、学术前沿课全覆盖。
由土木工程学院牵头打造的“工程伦理”课程,原本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综合素养课,后升级为面向所有工程专业硕士的通识必修课程,由多个学院师资共同参与教学,教学内容融合了工学、生物医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课程团队还完成了与新疆大学“工程伦理”课程远程视频教学联动,帮助该校培训课程师资。
同济大学还将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升级为“中期综合考核”。中期综合考核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思想品德和学术诚信、课程学习、学术素养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4个部分中任何一部分成绩为“不通过”,均记录为“不通过”。
在不久前召开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上,表彰了同济大学首届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旨在进一步选树一批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等研究生培养方面表现突出的导学团队,更好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推进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改革,压实导师“第一责任”
“学校对研究生导师实行岗位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为:导师工作态度、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支撑条件、指导研究生的质量、教书育人情况等。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是否继续招生、招生数额倾斜、优秀导师评选、绩效奖励等依据。”“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严格执行学校考勤制度,与研究生建立定期见面和谈心交流制度,一般每周至少一次。”“研究生导师离校(包含因公出差或出国、因私出国或休假等),须认真安排离校期间的研究生指导工作。”“研究生导师应尊重研究生的人格。”……
这些细则规定,来自2020年同济大学修订发布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与工作规范》。2017年、2020年,同济大学相继修订了该文件,文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共计36条,全面规范了研究生导师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
导师队伍建设,对于研究生教育培养至关重要。早在2015年,同济大学就开始全面试行导师工作制度改革,一方面取消导师任职资格审核环节,将导师任职资格与教师职称并轨,另一方面将权力下放,由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所辖学科情况制定及修订《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及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根据招生学科需要,每年对导师学术成果、科研业绩、指导研究生能力及培养质量进行考核,自主审核确定下一年度导师招生资格,从而进一步压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学校还建立了“学科、专业、课程”三类责任岗位制度,分别明确了这三类责任岗位的主要职责。
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导师招生资格动态管理办法和负面清单,限招、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制度以来,每年约有近百名导师被限招停招,也有百余名新增导师进入导师队伍。由此很好地解决了导师队伍固化和终身制,淡化了导师成为职称之上的职级层次,进一步激发了导师队伍的活力,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整体能力明显提升。
从2019年起,同济大学还恢复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鼓励申报全国一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出高水平成果。伴随导师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也相应得到提升。2020年10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2020年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共11篇);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共10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教育部科研经费博士首批16家试点高校之一,同济大学还成功试点科研经费博士招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校还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招收118名和170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并与科研经费博士形成良性结合。在导师的带领下,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在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内,开展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
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多元标准
“近年来,学校推动了研究生学位标准多元化,对研究生学术成果求质不求量,促进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潜下心来做学问,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是同济大学不少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感受。
重视成果质量,淡化成果数量,认定多元化学术成果,强化学位论文的主体地位……自2017年起,同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坚持人才培养的多维度评价,授权各分委会基于学科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元学位标准。强化校院两级管理,着力破除“唯论文”,特别是“唯SCI”,逐步建立了多元化学位标准体系。
不唯分数,赋予学院自主权,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选拔机制。早在2010年,同济大学在有重点学科的13个学院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突出考核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研究生院出台招生简章,各学院制定实施办法,审核考生报名材料,合格者进入复试。2020年,“申请—考核”制实现了全校学科专业的全覆盖。来自“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比例超过75%,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建立“刚柔相济”的分流与退出机制,校院协同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培养质量。自2017年起,同济大学逐步建立完善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的分流与退出机制,注重道德与学术诚信、过程评价与学术评价。在招生、培养和论文环节,如出现学术不端则一票否决;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关键环节考核不通过,则必须退出,体现“刚”性。考虑到学科差异性,论文环节实行分类指导,授权分委会制定论文盲审、预答辩及答辩环节实施细则,研究生院负责备案和监督执行,体现“柔”性。
由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牵头,建立了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质量文化。有效推进“六位一体”教师评价和“全链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即“效果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毕业生调查、教师自评、同行专家评价”“六位一体”的教师评价,以及“招生评价—新生评价—年级评价—毕业评价—毕业后跟踪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全链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同济大学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助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院长联席会秘书处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