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试点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和吴启迪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宣布成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②讨论并通过《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③讨论并确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④讨论并确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分工及秘书处工作规章;⑤总结交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前期的准备情况。
9月21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反馈了2005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录取考生报考资格的抽查结果,对抽查中发现的不属实情况提出了处理意见,同时要求抽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招生单位进行情况说明并提出改进措施。
9月24日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下发通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将在2008年继续进行。参加本次评选的学位论文,主要为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2003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且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也可参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负责组织本省(区、市)范围内的初选工作;中国科学院所属学位授予单位的论文初选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组织进行。通讯评议阶段的具体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进行。
9月28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的目的是:①建立和完善我国博士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教育理论;②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目前博士质量状况,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③通过有针对性的、国际间的深入比较和研究,明确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与原因;④提出今后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方针、策略,建立起博士质量的保障制度和体系。
9月29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证专家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论证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月30日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北京大学试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跨学科博士生项目。该项目是基于社会科学类的学科特点,在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框架内,面对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有深刻理解、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的各类高层次公务管理人员。课程涉及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法律等多学科领域,以打造博士生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该项目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30名。
10月8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复同意南开大学授予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名誉博士学位;批复同意复旦大学授予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名誉博士学位。
10月10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启动第八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查工作。抽查论文的评价工作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进行,军事学门类的学位论文抽查工作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进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重庆大学牵头,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立项论证研究》工作,对在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北京理工大学牵头,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建立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新机制的研究》工作,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研究生进修班的管理。 |